今年5月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之后,针对个人和企业的大额存单也将推出,二者均旨在铺路利率市场化。据一名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透露,本月央行将会针对部分银行开放政策试点,对个人及企业发行大额存单,个人门槛为30万元起、企业门槛1000万元起。
5月11日开始,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这昭示中国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无独有偶,两个月前,央行行长周小川给出利率市场化时间表:今年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是大概率事件。利率市场化棋至终局的现在,似乎只差大额存单和取消存款上限。
存款利率浮动空间自1.1、1.2、1.3倍迈到现在的1.5倍,分别经历了2年半、3个月和2个月。利率市场化这支箭已然开弓离弦,直命靶心。
建设银行一位支行行长介绍说:“利率实质上已经市场化,现在除了中老年人群,已经很少有人再将存款作为主要的理财方式。贷款利率4倍基准利率以内都受到法律保护,企业贷款利率都是市场自由谈判形成的价格,事实上也已经等同于放开。”该人士认为,银行业不会因此一役而变天,利率市场化的洗礼早已开启。
一位业内人士也认为:“本次央行给出的利率浮动空间其实已经超出商业银行自行定价的利率浮动范畴,所以就实质而言,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现在等待的就是央行一个正式的口径。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公里就完全落地。” (据《经济观察报》)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上世纪90年代末
2000年9月21日
开始广义利率市场化的探索。
2003年11月
外币贷款利率放开,大额外币存款利率也进入市场化阶段。
2006年
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也随行就市。
1996年至2005年
Shibor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推出将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向一个高潮。
2012年开始
贷款利率实现下限管理,上浮比例逐渐放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完成。
2013年
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加速,贷款利率减挡、下限完全打开并伴随LPR利率(中国银行贷款基础利率)的推出,存款利率上浮比例逐步提升至现在的1.5倍。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建立与同业存单(NCD)推出,货币政策工具加速创新,利率市场化改革打响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