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乡县大力推进艺术教育改革,着力破解县域艺术教育难题,推动艺术教育普及和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均等地享受艺术教育。
以优势品牌为突破口
立足县情,找准优势精准发力,精选出师资优势明显的五个项目作为突破口,通过深入开展“京剧进校园”“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书画进课堂”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形成了校园京剧、地方戏曲、书法、陶艺、围棋等享誉鲁西南的“五大艺术教育品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乡模式”。特别是京剧,聘请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编导、中国戏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等多位全国京剧名家担任京剧艺术顾问;积极对接戏曲高校引进专业人才。2016年金乡县被中央电视台定为全国“京剧进校园”实践基地。2017年原创少儿京剧《鸡黍之约》荣获第八届“国戏杯”最高奖,CCTV-11《快乐戏园》演唱会在金乡县成功举办,自此连续五年亮相中央电视台,成为全国京剧教育的一面旗帜。
给每一个孩子爱上艺术的机会
重视顶层设计,创新方法手段。一是将艺术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高位引领,统筹推进。二是开齐开全艺术课程、开足课时,艺术课开课率达到100%。建立县域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库,供全县师生学习,满足不同艺术教育需求。三是立足本土开发特色艺术课程。2010年开始在全县开展“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由局长牵头开展课题研究,全县中小学根据优势申报子课题30多个,编写校本教材30余种。四是大力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工程。大力培育青少年艺术特长,努力实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目标。将山东快书、剪纸、版画、沙画、腰鼓、太极拳、陶笛、国际象棋等项目打造成全县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特色名片。五是全县学校艺术活动达到百分之百。每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覆盖县、镇、学校全部区域。2017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双百工程”,即每年一届的“九科十项百名优生”“十艺百名才童”评选。
探索创新让艺术教育多向度渗透
一是探索学校家庭社会立体教育网络构建,形成艺术教育合力。通过组建家长总校、家长开放日以及传统媒体(一校一刊)和新媒体等方式,加强以艺术教育为桥梁的新型家校合作模式探索,形成艺术教育“共识”,让家长和社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二是探索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在大力推进艺术教育的同时,加强科技教育。提升教育装备水平,开展各种科技活动。与中国航空航天公司合作,开展学生科普卫星研制。在国家级和世界创新教育大赛中获得70余项奖励,获全国优秀组织奖。积极探索科技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加快创新人才培养。
三是探索艺术研学,提升艺术教育水平和效果。结合县域资源,整合、布局研学景点,精心设计研学路线,在实践中提升艺术教育水平和效果。
四是探索艺术教师支教(课后服务)走教,提升薄弱学校(学科)艺术教育水平。探索以艺术教育为主的课后服务,专设课后活动管理办公室(课后办),制定课后服务方案和经费管理办法,建立中小学课后活动辅导员资源库。整合全县艺术教师资源,开展学区内或跨学区教师支教、走教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