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始终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校企合作成立4个二级学院,实现了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建立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针对性、有效性。
创新了“双元育人、工学融合、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导向,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创新形成了“双元育人、工学融合、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分四阶段进行,前两阶段在学校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后两阶段在合作企业进行岗位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锻炼,两者结合更好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对接。
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遵循畜牧业生产特点与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针对职业岗位共同需要的职业能力,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徒所在岗位特定要求,设置学徒岗位课程。并将传统文化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实施工学交替、以师带徒,多岗轮训、实岗训练。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实行工学交替、做学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学徒学习,并根据畜禽生长规律,实行多岗轮训,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一体化、岗位要求与职业能力一体化。
创新了“1+N”师傅团队。学院创新提出了“1+N”师傅团队组建模式,每个学徒小组配备1个大师傅和“N”个岗位师傅,大师傅负责该小组学徒的职业规划、心理疏导、学习指导、安全教育、就业指导、职业素养提升、关键技术培训等;岗位师傅主要负责学徒每个学习岗位的现场教学,实行教、学、做一体化。通过实施“1+N”师傅团队组建模式,放大了大师傅的影响力,集成了多名岗位师傅的能力,综合提升了徒弟的多岗位能力。
校企共建“多元评价、持续改进”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学院与企业共建岗位实训考核、出徒考核等标准,从学生、教师、师傅、企业等方面全面评价师徒协议履行情况、学徒实际操作水平、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学徒业绩;共同制定企业学分认定制度、技能竞赛制度、企业学徒管理规定等系列制度;不断收集各方面综合评价信息并时时反馈,及时修正、调整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使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