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9月启动学区制改革以来,蓬莱市九大学区的中心校统一管理学区内中、小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探索“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幼小初衔接”的有效途径,减缓衔接的坡度,努力实现幼小初学段间的自然衔接。
一是开启“一贯制”学生培养模式。以学区为单位,整体规划初中、小学、学前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小学与初中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九年制教育模式,实现了学段教育、教学目标、课程计划和考试评价的高度衔接,从根本上保证了基础教育的渐进性和连贯性,有效破解初中、小学教学脱节的问题。
二是开展“一体化”教师教研模式。全面实施联合教研,彻底打破了以往小学和初中“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规模较大的学区对小学、初中的教学教研实行统一组织,并发挥名校长(教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坊等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遴选学科骨干教师成立跨学段中心教研组,制定联合教研计划。规模较小的学区,联合组建学区教研联盟,相关学校分别承担1-2个优势学科的教研任务,为联盟学校提供样板课堂,各学校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开展“多样性”衔接活动。各学区积极探索,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心理、习惯、学习方法、知识能力各方面的自然过渡、平稳发展。每年6至7月份,各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开展“我要上学了”等主题活动,开设《培养好习惯 轻松上小学》课程,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感受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近距离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拍摄宣传视频,召开家长座谈会,全方位宣传“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每到开学季,各小学也利用开学典礼,开展“欢迎新同学”等活动,增加对学校、老师的了解。
通过“整体设计”,打破了校际壁垒,促进了幼小初的有效衔接,提升了区域内教育发展的活力。(烟台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