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山东:“四书五经”今秋起将成为中小学必修课

2017-06-24 11:20:06    来源: 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柴颖颖 字号: T   T
 

   23日,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省在国内首次“试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今年秋季学期全省中小学将全面启用该课程,“四书五经”等儒家文化经典内容将是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

  “新课程”主要学什么?以“四书五经”儒家文化为主突出山东元素
  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为地方必修课程,有小学、初中、高中教科书,小学教科书每年级一册,共6册;初中共3册;高中共2册,高一、高二年级各一册。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张志勇表示,经典内容的选取以儒家文化经典为主,在儒家文化的选取中以“四书五经”为主,兼取诸子百家及其他适宜的经典内容,而且编写者对教材中的格言、章句要有精准的注释和翻译,对选读的书目,需要有导读和必要的注释,为了让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还有相关的人物、事件、故事等。
  教材中除了学习儒家文化等经典,在课程的拓展板块中还涉及中国古代礼仪、传统节日、书画、音乐戏剧等知识,以及中外名人名句、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等,尤其会特别突出山东地域文化特点,涵盖齐鲁文化、齐鲁地理和人文景观等,作为地方必修课程,这本教材“山东元素”居多。
  为什么要学“新课程”?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浸润中小学生
  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并纳入必修课程,主要就是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浸润中小学生。
  23日,记者见到了这套教材的“样本”,小学、初中、高中的这套教材各有5个版本,各市可以“5选1”,自主选择其中一套教材作为必修课程。这套教材经过了教育部相关专家的两轮审查,是全国第一套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
  现在中小学必修课程的语文、历史课中也有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不过,张志勇表示,这套教材具有独立性,课程内容并不仅仅是几句名言警句或历史故事,而是系统性的。更重要的是,这套教材会对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出现的“误读”进行解释,让传统文化回归。比如对孔子的“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现代人多有误读,其实前边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不是指学习优秀,而是学习有余力、余裕;仕也不是当官的意思,而是实践。这句话的本来含意是“事情做好了可以运用到学习中取得进步,学习有余力了又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论述学习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而不是“学习好就可以当官”。
  今年秋季开始使用新教材,学校能准备好吗?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暑期会对学校老师进行培训,便于展开新课程的授课,列入必修课程后是否需要考试?其实,家长们的“反射弧”不需要动不动就联想到考试,在小学阶段不会出现试卷答题的考查方式,否则会变成让小学生“应试”,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课程的原本意义。不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内容目前在探索中。
 
 
上一篇:青州市七大措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下一篇:曲阜书院街小学开展“《论语》诵读之星”评选活动
 
 
 
 
▌栏目最新
 
▌推荐资讯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凯翼炫界Pro 7.49-9.29万全国预售开启
凯翼炫界Pro 7.49-9.2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代捷途X90为您解锁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曲阜市息陬镇天气晴好麦收忙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齐鲁在线 qlzx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