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国学,脉脉书香。宁阳县创新德育载体、创新形式、根植国学文化精髓,在诵字上下功夫,在读字上做文章,修言以尽意,修身以养性,解勤学之能,将“孔颜乐处”转化为清晰可见的“生命符号”。
一是“读”树一帜,多雏平台滋润心灵。博淳至尊、合融至善。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文化推手”、“德育价值”作用,全县各学校以诵国学经典,养浩然正气为抓手,围绕“明整体,力重点,知百家,观世界”的学习原则,把经典文化教育引入课堂,晨读一语,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习,每天诵读《论语》、《大学》、《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及优秀古诗词、名言警句,化国民之魂,铸国学之韵;本着分类失策,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认知程度,引导不同年级学生,编写适合少年儿童记忆背诵、便于理解接受的校本教材,鼓励大胆创新,采用领读、对读、齐读、接龙读、分组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方法,亲吟慧心之语,秉承孔孟之道,把读与诵、读与唱、读与演结合起来,鼓励师生共诵,同侪共进。通过以诵促学、以赛促学,品味国学真谛,汲取国学智慧,尽享书香之乐,进而逐步积累、丰厚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踏入宁阳校园,你看见的是一个个朝气蓬勃、款款而行的鲜活生命;走进城乡社区,你听到的是家长对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学子的诵扬……近年来,学生已逐渐把诵读贯穿于一日生活:洗手在读,洗脸在读,洗脚也在读,经典诵读悄然回归,构建起稳固的国学金字塔。
二是“读”辟新径,拾阶而上教学相长。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全县进一步根植育人理念,深入挖掘经典文化内涵,精心配制“诵读营养餐、社团文化餐、营养自助餐”,以经典诵读为序,揭开学校发展的崭新篇章。各学校利用QQ群、校讯通、家长会、家委会等平台,下发课外阅读推荐篇目,发动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共同交流,在读中成长。围绕“以德促学”成立经典诵读、情感阅读、晨曦文学社等文学社团,增强师生文化素养,点燃师生阅读激情;围绕“以趣启智”举办圣邻书院公益大讲堂,开展好书推荐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以赛代培”,举行“华宁”杯国学名士诵读电视大赛,“凌云”杯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将诗文中优秀的篇目在欣赏的形式上加以创新,配上音乐、图画、情境、舞蹈,进行文化展演,沐浴孔颜之风,亲感圣贤之道,读书而明智,好学而知礼。次第评选国学小能手、国学小名仕、国学小达人和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校园,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自觉继承传统美德。先后组织“经典下乡”、“文化扶贫”等活动,移风易俗,弘扬国粹文化,不断扩大经典内容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由注重内涵发展到外延扩展,真正做到以学修身、以学增孝、以学识礼。作为学生追寻快乐与成功的金钥匙,国学已打开学生的幸福之门。
三是“读”领风骚,纵览书香积淀底蕴。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以求音。为培养身有节操、行有涵养、学有品质的儒雅学子,各学校通过主体性唤醒、活动式主导、正能量传递,全面构建“与圣人为伍,传承儒家思想,读国学经典,养浩然正气”的校园文化。从文化建设入手,积极创设清新典雅、无“儒”不入的校园氛围,各学校教学楼、图书室、阅览室、校园走廊等处张贴、悬挂关于日常行为操守的名人名言、名人画像、名品佳作,延伸阅览室,建立书画室、读书亭、读书吧;教室布置,书家近作;公共环境,名画临作。塑雕小品,烘托艺术氛围;书柜橱窗,展现文化底蕴;温馨标语,透出人文气息,真正实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寸土地能育人”。鹤山镇泗皋小学以颜林颜庙为依托,以“颜子文化”为核心,确立了“尚贤立德”的办学理念,学校墙面粉刷颜子故事图片、铭牌画卷,开辟诵读角,建设诵读长廊,使学生从小接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宁阳第一小学的国学书法课程、宁阳第二小学的实梦文化、宁阳二中的励志教育、宁阳金桥中学的“369幸福德育”、宁阳二十四中“美启爱导”文化、宁阳二十五中的感恩教育、宁阳实验中学“做人教育”文化,华丰镇中心小学的经典诵读文化,均洋溢着国学润泽的气息.全县师生与经典为友,与圣贤相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打造出乐学、乐思、乐业的“国学工作坊”。(泰安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