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招远市“深度拥抱”劳动教育,以实际行动改变劳动教育被“弱化”、“软化”和“淡化”的现象,为学生播下热爱劳动的“种子”,实现学生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技、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
一是行动领航,抓好劳动教育关键环节。成立了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协调劳动教育的各项工作,建立了课程完善、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调研,切实抓好课程开发、师资培养、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评价机制等关键环节,积极拓宽活动领域,逐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明确并保证课时,并注重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是整合资源,提高劳动实践教学质量。多方式实现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聘请专家做讲座、骨干教师外出观摩交流、教师研讨会、班级现场会、特长教师积极参与等多种方式,从理论讲座到实际操作对教师进行培训,积极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全方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实现教师乐观自信面对课程、自主学习实践课程、积极改革创新课程、执着奉献坚守课程。广泛吸纳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特长的家长和社会志愿者担任兼职教师,有计划地开展义务辅导活动。
三是平台展示,体验劳动实践活动快乐。注重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植物角养护、午餐服务等。加强特色“校内基地”建设,学校建有蔬菜园等农作物园,并让班级认领“责任田”,让学生体验种植和收获的快乐;各校结合地域特色资源,积极研发校本课程:《种植》《厨艺》《开心草莓 快乐体验》《开心农场 绿色有机健康行》等;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积极构建“校外劳动基地”,学校精心组织校外劳动实践,实现了真劳动、真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快乐成长,在劳动中健康发展。
四是家校合育,培养学生劳动核心素养。家庭是学生劳动素养培养的关键场所,引导家长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劳动环境,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做好学生家庭劳动的动员和教育工作,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给学生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各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父母小帮手”、“今日我当家”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在为家人的服务中学会关心他人。通过家校联动合育,实现学生热爱学习、更热爱生活。
五是科学评价,助推劳动教育有序发展。持续完善辅导教师评价机制,对辅导教师从工作时间、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树先、职称评聘等挂钩,进一步激发了辅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学生劳动评价机制,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体局加强学校引导,对劳动教育开展得好的学校给予及时宣传推广,切实营造劳动教育良好氛围。(烟台市教育局) |